高山嵐
油畫
長:64 x 寬:98.5 (cm)
登錄號:2020-02-0141
高山嵐,1934年生(昭和九年),台南人,1957年(46級)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為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台灣美術設計代表人物,作品廣泛包含視覺傳達相關及海報設計、插圖等平面設計、戶外雕塑及壁畫設計、電影片頭動畫、藝術指導與導演,擅長水彩、油畫,曾在台灣及美國紐約等海外舉行個展無數,曾任美國新聞處美術編輯、《皇冠》雜誌藝術指導(1970-1972)、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工科講師。求學階段受到台南一中謝國鏞與師大廖繼春老師的影響而開始創作之路。1962年與簡錫圭等師大前後期同學發起「黑白展」(為台灣設計界首次創作展覽),開始設計新觀念發展基礎,為第一代科班出身的美術設計者。1971年《雄獅美術》月刊連載「美術設計123」,隨後編輯成冊出版影響後鉅,也為台灣美術設計重要文獻。電影導演作品有《幸運草》(1970年)(獲金馬獎「最佳彩色美術設計獎」)、《奔向彩虹》(1977年),並與葉英晉拍過實驗電影—《皇冠》雜誌「紙上電影」。1976年前往美國勘瑟斯藝術學院進修,後定居美國,專心創作。曾於台灣、美國紐約等地舉辦個展二十餘次,獲獎美費蒙藝術節畫展一獎、中華民國油畫學會1973金爵獎、新聞局金馬獎、文藝協會繪畫獎、水彩協會特別獎;作品獲收藏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圓山飯店、紐約爾文信託公司、國聯影業、台南大飯店、各國總統總理(墨西哥、日本、紐西蘭)及私人等。著有美術設計123、電影導演作品: 1966幸運草、1977奔向彩虹。
本作品色塊用色與筆調深受野獸派影響,補色(紅橙vs.黃綠)相映在膚色與背景兩者間,面部的陰影處則使用綠色作為陰影底色,非傳統的褐灰色或黑色。直線的表現對照人物的曲線條產生情感的對照,直線為窗為背景物,曲線則為人物具備情感柔和的傳達,白色襯衫對比黑色西裝褲,凸顯於紅綠互補(含手托處的茶几)之上,將人物姿態及色調凸顯出其人性的部份。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